崔瑗

崔瑗简介

主页 作品 介绍
书法家介绍

  崔瑗是汉代名书法家,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对于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

  汉章帝时与杜度并称崔、杜的草书大家崔瑗(78-143),字子玉,涿郡安平人。曾经因为替兄长报仇杀人而亡命天涯。遇赦后入仕,做过济北相。他的父亲是与班固、傅毅齐名的崔骃,所以崔瑗不仅是以为书法家,还是一名深通天文历法和《易》学的学者。他的草书,也是被张怀瓘推为神品的。而且他还善篆书,被张怀瓘列在妙品。三国时魏韦诞说他的书法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张怀瓘《书断》引)。今《淳化阁帖》中崔瑗草书一副,从书迹看,已经很类今草。[1]

  崔瑗字子玉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东汉书法家。生于章帝初二年(公元77年)卒于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年六十六岁。他是东汉著名学者崔骃的中子。早孤锐志好学。崔瑗年四十余始为郡吏后因事触法被关东郡发于狱中。当时的狱管精通《礼学》每次提讯时崔瑗都顺便崔瑗

  请教一二。这种不会因事牵累而怠的好学精神实在令人称道。不久获释为度辽将军邓遵所征召。但又没多久邓遵因案被诛崔瑗因此被免职。之后车骑将军阎显征召崔瑗当时阎太后垂帘听政太过专权先是令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以北乡侯嗣崔瑗知道这是不合法的并任阎显可能会因此会招来祸害想加以劝阻。哪知阎显日日沉醉,不得面见,便请陈禅代为转告,陈禅犹豫不敢说,没多久北乡侯死,是为顺帝阎显兄弟伏诛,崔瑗连坐被斥,于是辞归,从此不复州郡命。所以,当大将军梁商又征召崔瑗,崔瑗以疾恳辞。

  当年中举茂才,迁汲县令,视事七年,为当地开稻田数百顷,长老用歌颂赞:上天降神君,锡我慈仁父。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穿沟广灌溉,决渠作甘雨。汉安初年,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同荐举崔瑗是宿德大儒,既有好的政绩表现,就不应久在下位,因此迁「济北相」。当时太守李固,极为钦佩崔瑗的文才。奉《书》、《礼》极为殷勤。一年余,光禄大夫杜乔,用臧罪弹劾崔瑗,崔瑗上书自颂-崔瑗好士,爱宾客虽时常以丰盛酒菜招待,从不考虑家产,但是自己日常饮食皆是疏食菜羹而已,世人皆以「清廉」称之-终得免罪,不久病卒,年六十六岁。临终遗命其子崔实:「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藏形骸,勿归乡里。」崔实奉遗命,送葬洛阳。崔瑗高于文辞,尤擅长书、记、箴、铭,所着赋、碑、铭、箴、颂、《七苏》、《南阳文学官志》、《叹辞》、《移杜文》、《悔祈》、《草书执》、《七言》,凡五十七篇。尤以《南阳文学官志》最称于世。

  在他幼年时父亲去世,他专心好学,全能继承他父亲的学业。他十八岁时来到京师洛阳交游问学,因而通晓天文、律历、数术、《京房易传》,受到学者们的推崇。他和扶风人马融、南阳人张衡友谊很深。

  

其他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