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优雅的书法墨客学习的好平台
雅墨客网
书画 > 书法知识 > 隶书 > >隶书概说和隶书的特点

隶书概说和隶书的特点

分类:隶书 书画家: 金琮

隶书概说

古人说:“隶书者,篆之捷也。”就是说隶书是篆书的快写。隶书最早见诸记载的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公元32- -92 年)的《汉书●艺文志》,他写道:“是时(秦)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但从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青川木牍》和《睡虎地竹简》等出土文物来判断,隶书至少在战国中期就已经广泛使用了。当时,在一些大的场合,如递交国书、祭祀、铸造钟鼎时,使用的都是篆书,而在战争中的命令、经济交往中的契约和民间书信中使用的都是这种快写的篆书,因为书写这种字体的是一些下级官吏或平民百姓,所以又把这种快写的篆书定名为隶书。

隶书经过秦汉两朝绵延四百多年不断的演变和规范,到东汉已成为朝野、官民共用的书体。其间各种记事或基志的碑石几乎都以隶书书写和镌刻,东汉末年朝廷以统一了各家特点、风格的规范隶书《熹平石经》刻碑立于官府门前,供世人学习,至此隶书达到了鼎盛时期,史称汉隶。

东汉以后,一种比隶书书体更为快捷方便的书体一-楷书逐渐成熟了,并很快取代了隶书,成为社会上通用的书体。隶书从此退出了实用舞台而仅存于艺术欣赏、书学研究等特定范围,隶书的书写也再没有新的突破。直到清朝中期,由于大量秦汉竹简和汉代碑石的出土,使清代的书家们耳目一新,他们从中汲取不同风格的简书和汉隶的营养,补充到自己的笔下,再现了汉隶的美,掀起了中国书法史上隶书的又一个高潮。

隶书因其跨古文字与今文字之间的桥梁地位而被人们重视,作为书法爱好者应对隶书深人学习、研究和继承,使隶书这- - 古老的文字能为我们的时代服务。

隶书的特点

隶书既然是对篆书的快写,在书写时就不可能还是像写篆书那样一笔能拐几个弯,拖得长长的,而是要对篆书的笔画作一些省减(为 了快捷和方便),这样一来隶书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用笔和结字两个方面来分析隶书的特点。

在用笔上,隶书既保持了篆书逆人平出中锋铺毫的基本用笔方法,又发展了侧锋用笔(雁尾)和切锋用笔(方笔)的方法,丰富了毛笔的使用方法和表现形式。隶书在用笔上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隶书因为是快写,所以不再像写篆书那样用笔使转而缠绵,而变得更加果断干脆,形象一点讲叫做“笔笔断”。比如写“弓”字,篆书连转几个弯一笔完成 1.jpg,楷书提锋两折,而隶书是每到拐弯处,结束前一笔,另起下一笔,看似每一笔各不相关,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书法中“笔断意连”的技巧所包含的艺术境界。

在结字上,隶书的特点可以用中敛旁肆、波磔分明、方正向背十二个字来概括。中敛旁肆,是指隶书一改篆书的纵势特征为横势,中宫紧缩而左右开张;波磔分明,是指隶书中的竖画和横画与向左右展开的笔画(撇捺)有了明显的区分,并形成最具特色的雁尾状;方正向背,是指隶书改篆书的圆为方,且形成横平竖直、撇捺向背的有别于篆书的对称效果。如果说篆书(尤其是大篆)中还留有象形文字的特点的话,隶书则向文字符号化迈出了更大的一步,使中国的文字更趋于成熟,更趋于完善,隶书为后来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