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优雅的书法墨客学习的好平台
雅墨客网
书画 > 书画杂谈 > >隶书新典通古变今 隶变简述

隶书新典通古变今 隶变简述

分类:书画杂谈 书画家: 白鹤

作为海上资深书法家王宽鹏先生,少年时我对他的名字已非常熟悉。在2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刘小晴先生家首次同他相遇。当时,他带了一套刚创作好的行书册页,那种介于颜苏之间具有苍茫气息的书风,仍记忆犹新。但近十年中,很少听到他书法活动的消息,按他的话说,他“退隐”了已二十年,目的为了能从更深的层面風清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质,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条更便捷的进学途径。他在创作中思索,在古籍善本中寻找....古稀之年花了整整三年多时间,终于编写成了洋洋巨作一一《隶变》。 此书共收人隶字字头三千多个,变异的隶字近二万,即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隶书新典通古变今  隶变简述

为了深入了解这部巨制,在余仁杰先生的陪同下,特意拜访了王宽鹏先生。他用非常简捷而通俗的语言,阐述了对书法创作的独特见解,和编写《隶变》一书的主旨。经过六十余年的创作实践,王宽鹏先生深深感到:在四种书体(正、草,隶、篆)中,隶书的变化最为丰富,也最便于创作。正如他在《编者说》中所说:“这四大书体共同积建了一座独特而丰硕的中国汉字文化宝库。其中隶生于秦.成于汉,兴于清,延沿至今.上承于篆,下接于楷。与其它书体一样,都历经了朝代的更迭,事物的兴度,地域差异与书写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不仅造就了汉字书写风格上的千姿百态,同时也造就了汉字结构造型上的千变万化,其中尤以隶书为甚。”而事实确实如此。尽管汉代留下的碑迹,我们并不都知道是出于谁手,但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变化与书风,可称欲有尽有,只是缺少对它系统的梳理。但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些变化莫测的书体结构,统一在相似的运笔基调中,这一点,正是诸多大字典中至今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二,在他看来,字构变化必须与书法风格区分开来。结构变化是-一个空间的问题,风格是一种艺术的精神现象;结构可以因时相传,风格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故不能轻易用结构的变化来取代风格一这 也正是当下最大的误区之一。再者,应该从汉字本身的演变中,去探寻书法的本质、结构变化与规律,这是汉字书法的文化源,也是创作思维的沉淀,只有切入这一-层面,才能揭示真正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正如《编者说》中所称:“文字的奥妙、文章的美妙与毛笔的奇妙是构成中国传统书法的三大基石。书法的一般意义就是对汉字的美化。在书法作品里首当其冲的是文字,同时也是这门艺术的唯一载体。所以重视对汉字的研究,对于书法的创作与创新都是有着十分极积意义的。”鉴于上述理念,成了《隶变》一书的指导思想。

纵观(隶变》,首先正书名所示.在于一个“变”字。《编者说》中所说:“《隶变》这本书在同类书刊中,第一次将隶字的结构组成与隶字的书写风格区别了开来,全书紧紧围绕着字的结构变化主线,从散落在十五万多个隶字中进行了筛选。《隶变》突出了一个‘变’字。在所收集的数万个隶字中,字字相殊,个个迥异。”不仅如此,“《隶变》不收录没有变化的古今一切简繁文字;也不收录有变化文字中的字头,因为这些文字大都熟悉,读即能书,无须赘介。"即每一个相同的隶书,都给人以丰富多彩的结构变化,排斥一切相类相似的结体形式,突出“变”的理念。这样既便于使用,又便于创作者按自己的意趣,随意选择所合适的字样。但这里存在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何将不同时代.不同来源的书写方式,统一在同一个书写基调之中?对此,王宽鹏先生以其数十年的创作功力,进行反复再创作,将近二万字统一在同一个运笔基调中,这对初学者或创作经验不足的人来讲,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方法。其工程之浩大,可见一斑。也正是这-一点,构成了《隶变》一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此而言.可谓前无古人。从另一方面讲,这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方便之门,而且在文字学上具有“正书体”意义。书法创作毕竞有别于实用书写,要求在变化中获得“气韵生动”之目的,但变需要有来历,不能犯文字学意义上的错误,这也正是王宽鹏先生用意所在。但任何问题都存在着两面性,用原帖原字能最真实地反映当时书体的原貌,但在创作.上.却难以将不同来源的隶书统一在“一气运化"的基调之中。用再创作的方式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又因融人了作者的理解与表现方式,原来的微妙之处可能已不复存在,但这里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既然是再创作的,对任何一个创作个体来讲,就有一个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与再创作的空间,由此达到生生不息之目的。这也正是王宽鹏先生用心良苦的地方。值得深思的是,王宽鹏先生明确地将结构变化必须与风格区分开来,更具有深层的艺术学.上的意义。从当下的创作领域上看,相当一部分作者错误地将形式变化同等于艺术风格,以为只要在形式上发生变化了,就能显现出自己特独的艺术风格.就像不同的衣着打扮就能显现出不同的个性与情感-样,衣服人人可穿,但性格却无法互相取代。艺术风格决定着对所有艺术形式的选择,但艺术形式却无法任意选择不同的艺术风格.就像易容改变不了个体的性格,性格也不会因易容而有所改变一样。只有当艺术形式真正达到与身俱化.并与作者的个性与情感融人一体时,才有可能显现出艺术风格的本真。这一观念,对当下的书法创作与理论领域,有着极为深刻的反思意义。

王宽鹏先生编写的《隶变》,是书法理论史上第一部用再创作的方式编写隶书大辞典,是可庆可贺的大胆举措。正如李伟国先生在王宽鹏先生

《隶变》序中所说:“著名书法家王宽鹏先生邀其道友朱昕英共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编撰《隶变》一书,围绕隶书的结构变化这一主线,将他钟爱的隶书做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扩展隶书创作的天地,提高作品的观赏性. ,趣味性和知识性. ,同时也展示了汉文字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厚重。是一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独创性的书法工具书。”此书的出版,将给整个书法创作与理论界带来新的气息,也会给当下泥石俱下的创作理念,投下一块巨石。艺术必须创新,但创新又必须建立在对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的基础上。因为,这是一个永不会枯竭的文化源,更是一种原文化的基因。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