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优雅的书法墨客学习的好平台
雅墨客网
书画 > 书法知识 > 草书 > >孙过庭《书谱》笔法在各点划中的作用

孙过庭《书谱》笔法在各点划中的作用

分类:草书 书画家: 书法空间

孙过庭书谱》笔法在各点划中的作用

一点

1.jpg

①露锋落纸

②向行笔方向轻顿,动作不可太猛,亦不可做过多的停留,用笔应有弹性。

③稍停后空收。

1.jpg

长点

①露锋人纸。②均匀用力向下顿笔。⑧挫笔向左下,可带出锋,也可不带出。

二点

①顺点

1.jpg

1.jpg

虽是顺点,但在书写时角度上要有变化。

①露锋人纸。

②笔锋垂直下按,按提结合轻松帶出接下点。

③下点承上落笔挫锋向上,轻轻挑出。

上下排列点:

①露锋人纸。

②边按边行,转锋轻提接下点。

③下点露锋承上(或连接承上)向右下方轻顿,空收。

②顾盼点

1.jpg

《书谱》这种形状的点,有近远之分,还有中间隔划与不隔划之分,形状、用笔轻重各异。但是其用笔的形式总是倒S形(∽)。

两点距离近的笔划像“而”,“者”、“高"。其笔势相向,往往第一点牵丝长,第二点属收拢势。这类笔划写法,

①露锋人纸向下边按边转。

②提锋向右上带去。

③第二点承上笔,向右下顿。

④挫锋带出。

距离较大的顾盼点和隔划点相同。虽中间大部分无牵丝相连,但其承接关系绝不可中断,如“小”、“尔"第一点的露锋提出的第二点的露锋承接,其中间一定是笔断意连,其用笔方法同上。

三点

1.jpg

三点水实则在草书中常写成一点和一个竖 挑的组合。第一点的写法,和前面讲过的一点的写法相同,下二点的写法,

①露锋人纸。

②由细到粗边按边行。

③轻顿向右上提出。

1.jpg

1.jpg

《书谱》的横虽然多种多样,但从起始处看,大体可有这样几种类形:

①轻起

②重起。

③承上起和承下起。

《书谱》横划的起笔大都是露锋人纸的。轻起的一类,顺势向右写出,如“惠"。重起的向侧下方重顿,然后校锋写出,如“札”“方”。承上起的有一个承上转锋向右写出,如“奇”、“草”。承下起的横和承上起的横基本相同,只不过方向不同如“形"“本"。横划的收笔往往采用空收,即运行到一定位置以后直接向反向提出,收笔动作留于纸外。如有下连笔划,则写成带出笔划。是收笔和带出笔同时进行的。

1.jpg

1.jpg

《书谱》的竖,方起、圆起、尖起都有,如“舛”、“军”、“刻”。在用笔的过程中有侧锋如“引",“刻”;有中锋如“军”。“舛" 收笔处有悬针如“舛”、“军”“蹄”;有垂露如“枯”、“平”。“木”,可谓变化万千。但无论那一种竖划书写时,都应起锋果断、行笔刚狠、收锋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在悬针法书写时,仍要有空收动作,在书写中向上方提笔出。不可写成弱尖。垂露笔,也可不作较重的顿笔。送到笔锋即可。

《书谱冲的撒变化极多,而且风貌也不一样,线的质感效果也并不一样,我们只好从长撇、短撇、连接撇,三个部分来看。

长撇

1.jpg

如三个“少”字,第一个切锋人纸,用力刚狠地向下撇出,如刀切一样。第二个“少”字,是采用转绞笔法,圆浑提锋向下写出,最后提笔向上。第三个“少”字,承上划露锋入纸,转锋向下,道润地向下撇出。三撇共同特点是粗细过渡要自然,用力应平均。

短撇

1.jpg

《书谱》的短撇,有急切的,如“人”也是切锋人纸,校锋用力向左下撇出;有圆润的,如“偏”,逆锋人纸,轻柔圆润地向下行笔,而后自然空收。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如“人”字的用笔。

连接撇

1.jpg

这种撇多成交叉笔,如“文”.‘及”.“获”、“又”。这类撇有些转的性质,所以撇尾不是太尖,而牵丝带人上划,但由于它仍是撇划又是小草的写法,所以交插的牵引处不能粗于基本笔划。同时从粗到细的撇的形式也应交待清楚。

1.jpg

1.jpg

《书谱》的捺,一般多写成反捺,如“反”、“大”等字。也有写成正捺的,如“敏”,以及撇部的“人”的撩,但为数极少。也有一部分捺写为长点,但可以认为是反捺的缩短。《书谱》反捺的变化很大,有轻起重顿而后挫锋带出的,如“大”、“发”;有轻起重顿而不挫的,如“隶”、“反"、“人”;也有重起轻收的,如“文”、“更”:也有如“又”一样粗细的;也有两头轻中间重的,如“变”。以上种种捺法的使用,应根据具体的字形来定。

转折

1.jpg

1.jpg

在草书中转折的运用是最多的,《书谱》也不例外。该书中的转有大圈,如“南”、“内”;有小圈,如“独”、“雁";有转中带折的,如“因”、“图”;也有转折中带挫的,如“日”;有圆转的,如“独",有的转中带有提按起伏的,如“雁”。样式多种多样。折有方折,“衄”、“翰”,有断笔折的,如“研”等等。在书写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具体对待。值得注意的,是《书谱》中的转折处的几种转中带折,折中带转混合笔法的运用。

如“功”字外框.孙氏在转角做了轻微的提按动作,使得这种笔刘介于折和转之间,既有转的圆润感又有折的力度感。再就是《书谱》的转折处,孙过庭常常采用挫锋的办法,如“日",他是边转边挫,使得线条苍劲有力,同时也完成了字形的效果。

钩挑

1.jpg

1.jpg

草书的钩挑并没有字形规定的限制,完全是根据书写的具体情况而定,有很多不该有钩的地方加上钩挑。而有些应该钩挑的地方也并不一定钩挑, 如“遇”,本是捺却写成了钩“井”字的竖并没有钩,却因出锋带出了钩、本该往上的钩却往了下,如“驰”。

《书谱》中的钩挑,一-般有长和短、轻和重之分。例如同是“之”。 “运”字的钩则很短,只是在收笔过程中的轻轻带出.而“延、逮、遏”,则出锋较长。在用笔轻重上也不一样“速”字用转.较圆转地通过按笔向上平稳出锋“遏”字则较狠顿后向上挑出,而“挺”字用笔更狠,在顿的过程中加入了挫,出现了不留笔锋痕迹的重重的顿角,十分有力。

在背抛钩“凡”、“风",戈钩“或”以及浮钩“老”、“赋”、“非”中也多采用这种顿挫的笔法,只是较为和缓- - 些.似乎还有一些古章草的意味。

一笔书

1.jpg

孙过庭《书谱)中有很多字是一笔写成的,把许多笔划牵连在-起,作各种提按顿挫的变化。但《书谱》仍是小草,所以在书写过程中,笔法交待的还是比较清楚的,只是把这些笔划用牵连线连接起来。例如“传”字,从逆锋人笔开始,挺笔向左下写出一个撇,收笔的自然弹回顺势向下,边行边按,然后提锋带出,连接“专”字,“专”字第一横是弧转,第二横承上顿挫橫出,第二横收笔处向上略驻挑起,按直划,而后很有弹性的一气写下。

再如“将”字的写法,逆锋入纸,转锋用力向下.而后略顿提锋带出,重顿翻笔向右,边行边提,自然衔接右半部,作有弹性的两个弧线的连接,而后转锋向上作小圈书写,最后提锋空收出纸。

实际上,草书单字书写的过程中,即使不是一笔书也很少停顿,断笔的连接都是在空中完成的连接动作.所以,以上所有笔法的运用,都要具有一笔的概念,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了解用笔提按顿挫的节奏变化和用笔的轻重急徐的过程。

1.jpg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