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优雅的书法墨客学习的好平台
雅墨客网
书画 > 书法知识 > 草书 > >草书欣赏和创作的关系(1)

草书欣赏和创作的关系(1)

分类:草书 书画家: 书法空间

一幅成功的作品,无论作者创作时如何的心旷神怡,如狂似痴,当他停笔以后,他的使命即已完成。而作品的艺术效应却交给了世人。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首先就要通过世人的欣赏来完成,草书作品也不例外。

古代流传下来的众多草书作品曾激动过千千万万人们的心灵,使他们从中欣赏到各种美感,正所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善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孙过庭书谱》)。可以说使观者们从书法中体会到了宇宙万变,星汉奇列,山川异态,万物生机。难怪王羲之书扇,使原来二十许钱的纨扇升值到一百,而市人却“竞市去”。唐代张旭喜欢在白壁上书写狂草,使得许多人竞相在自家作起白璧,以待书写。这些传闻充分地说明了一篇好的作品会使那么多人为之沉迷,为之动情。那么,作品的这些社会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激动着同时和后世人们的呢?这一定要从创作和观赏二个方面来看。从创作上来说,必须是一幅好的作品,作品中有强烈的美的“信息”;从观赏者来说必须能理解,看懂草书作品,具有接受美的“信息”的能力,但这种要求并不是很容易达到的。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能书者固绝真手,善鉴者甚罕真眼”,这里的“固绝”和“甚罕”,说明要成为“真手”和“真眼”是有一个水准的,要达到这一高度是要经过几多努力的。

总起来说草书创作所包含的美的信息,应当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时间上的韵律美

和谐和韵律是音乐这一时间艺术所具有的特征,而作为书法,特别是草书艺术却也具有一定的时间艺术性。在静止的纸面上,无论是创作过程还是既成的作品,都具有较强烈的韵律感。张怀理在(书议》中把书法比作“无声之音”,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皇象书如歌声绕梁。”这种说法都说明在草书中确实有着和音乐相同的韵律感特征。大家都知道草书并不像音乐一样通过音符奏出旋律来表现形象的,但是从形式上来说,音乐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把简单、普通的音符通过序列的各种变化而组合成音乐的。这一点,草书创作所具有的时间性运动性与之相同。因为草书作品总有一定的文字内容, (不然则不称其为中国草书) ,而组成文字内容的每一个 单字,都是一个比较固定的序列(草法、笔顺) ,因此草书创作中必然有一个顺序性,和书法所要求的一次完成的时间性。草书的笔墨都是较为简单的,但笔墨书写过程的提按顿挫,轻重疾徐,干枯润褐等用笔过程中所产生的线的变化却是复杂的变幻无穷的,用笔稍有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痕迹。作者以感情驱使着节奏,在一次性和序列性的要求下,运用以上用笔的线条变化,才创作出各不相同的草书作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是和音乐相同

的,因而草书创作也就出现了韵律的要求,所以评草书时常有“此草书气势磅薄,一泻千里,”或者此草书“断气了”(指韵律不连贯,过渡不自然)的说法。这一要求使草书创作者要成为“真手”必须有韵律的修养,在作品中具有节奏和各种自然的起伏变化,以及运动过程中的不间断的时间性,才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线的旋律,来表现创作情感。使之带有“无声的音乐”的效果。

(二)空间上的形式美

一曲音乐听完即完,而草书作品却又像绘画一样,在纸面上留下了字形的构成形式和黑白分割的效果。各种所谓“重若崩云,轻如蝉翼”的线条,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去品味去观赏。而品味观赏的角度,可以是局部的线条、字型,也可是整章的构图效果,这一特点是草书艺术具有空间艺术的特点所造成的,这也是给观赏者所带来的最直接最主要的美感来源。因为欣赏者主要是面对作品本身去发现美的。草书作品也总是整体地展现给观赏者的。

草书在视觉效果中留下的美感大约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线的美感

书法是以线条作为自己的语言的,这点在草 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草书的线条是一种载情性极强的节奏线条,具有韵律、方向、粗细、强弱等方面的灵活多变性以及融万象于一炉的高度抽象的性质。所以古人常常通过形象的比喻来描写书法线的意味,诸如“千里阵云”、“万岁枯藤”、“矫若游龙”、“银钩虿尾"、“重若崩云”、“轻如蝉翼”等等。因而在作品中的线条应符合这样的一些要求。

①质感

这里的“质"并不是某一种物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 ,而是指一种抽象的活力感。古人评书多以“血肉丰满"来形容线条的活力;而以“折木”、“死蛇”来形容枯死、僵硬的线条,说明它们不具有活力感。所以古人用“万岁枯藤”的形象比喻,来说明线条的刚拔韧劲和苍老而不枯萎的感觉;用“春蚕吐丝"来形容线条的连绵柔韧,飘动而不虚浮的感觉;用“三春弱柳"来形容线条的飘逸而且有新的生机的感觉;用“银钩、虿尾”来说明线条的道润而有弹性。总之,在创作时要使线条充满生机活力,就必须润遒,枯而不僵,浓而不肥,轻而不飘,疾而不浮。这样,观赏者才会从中体会到世间万物抽象为线条后所存在的质感。

草书线条质感表现的书写必须是“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的。因为活力的表现是“肯定”的,不犹豫的,它们的形象也是鲜明的。所以无论是“万岁枯藤”还是“三春弱柳",他们的形象性、生命性都是确定的、不含糊的。因而要求草书作品中线的表现也要确定,无论是采用“导”还是“顿"。更何况,草书线条的质感表现向来是以厚重为前提的。

草书的逆锋涩行,绞裹并用的笔法使线条形象的活力在力度的支撑下表现出来。蔡邕在《九势》中讲:书法的线条应当是“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说明了这种相应的关系。肌肤之丽的产生是下笔用力,而力在其中的原因则是藏头护尾所造成的。因此古代草书大家没有一个不在用笔和线条的力度、厚重上用心研究的。如“用笔当须如她印印调”....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这些语言告诉我们,要达到厚重的线条要求,在书写时应是使笔常在运行的轨迹中行进,并使纸和笔在运行中产生一种克服阻力的运 笔力和墨色入纸的控制力。这样才能使线条厚重,有从纸上跃出的活脱脱感觉。

但要注意的是,厚重和粗细并不是相同的概念。粗线如果无力末必有厚重感,肥胖臃肿的线条会使人产生软绵绵溃烂轻浮的感觉,古人把这种线条称为“墨猪”。而细线如果运用得当,就会给人一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所谓“以拔山举鼎之力,为舞女插花”。所以线条虽如游丝,如若控制得当,力透纸背,会给人一种虽细而有如绕缠钢丝的感觉,并不给人以轻薄的印象。这里的关键,是笔墨是否人纸,笔形、笔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对笔墨纸的控制是否热练。怀素(自叙》多为细线,但笔笔圆润,如盘钢曲铁,厚重感很强。张旭《古诗四帖》和怀素并不相同。有很多如“万岁枯藤”的线条,但他们给人的厚重感活力感却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他们无论粗细,都是以力行之,在道劲、弹性上,都达到了线条的极高要求。

②运动感

草书线条无一笔是静止的,总是灵动活泼地表现作者情感的,这正是草书线条的特征,所谓“行云流水”也好,"急雨旋风”也好,“风趋电疾”也好,都在说明草书线条的这一特征,这一特征的表现,是草书作品书写的时间顺序性和留在纸面的空间效果所带来的。

草书书写是受情绪制约的,因为草书线条是载情性很强的徒手线。徒手线受情绪的制约性很大,随着情绪的不同,线条的各种运动表象也不同。同时,草书书写中的情绪往往又是多变的,因此留在纸面上的痕迹就会呈现出各种运动轨迹。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冲写道:“据我的经验,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流利.....凡是属表示不愉快的感情,....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这说明了情绪和线条运动的关系。在这段话中,他只列举了两种极端的情绪表现,而实际上,愉快的程度不同,愉快因人不同表现方法也不同,反之不愉快也是如此。可见情绪的变化是千变万化的。当然运动的痕迹也是这样。所以成功的草书线条是真实的情绪记录,所表现的是自然的起伏跌荡,不成功的草书线条则是僵硬的,没能如实地记录情绪的跌荡,成为“死蛇"。

草书线条的运动性和质感中的活力性,实际上是相依存的。活力性、生命感的表现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活力性依靠运动性来体现,而线的运动性又一定要以活,厚的质感作为其前提。因而对草书线条的运动要求,是建立在质感之上的,它是佳质线条的表现方法。如果线条本身不美,即使具有一定的运动性,也是不美的线条运动。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