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优雅的书法墨客学习的好平台
雅墨客网
书画 > 书法知识 > 心得 > >书法用具文房四宝知识点全面概述

书法用具文房四宝知识点全面概述

分类:心得 书画家: 名人

    写字离不开笔墨纸砚,这些工具,过去总称“文房四宝”。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原先指“国家典掌文翰的地方”。

    在唐代,“文房"一词,除了上述之义外,还用于指文人书房。北宋雍熙三年(986年),翰林学士苏易简以笔墨纸砚“为学所资,不可斯须而阙”为由,撰写了《文房四谱》五卷,分叙各自的制造、辞赋诸事,自此文房有“四谱”之名。南宋初,叶梦得撰《避暑录话》,将“四谱”改为“四宝”。从此“文房四宝”成为书法用品笔墨纸砚的专用名称。几千年来,“文房四宝”作为文字书写的主要工具,对记录祖国悠久的历史,传播文化知识和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本身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中,发展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品。下面,试就这四方面的知识略作叙述。

1.jpg

   

    毛笔是我国独特的书法工具,它与汉字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有书契以来,便已开始用笔。据文物考证,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上,就发现有用毛笔描绘的图纹。在殷商的甲骨文上也发现有残留的朱书或墨书未经契刻的文字,看它的笔画圆润爽利,实用毛笔书写无疑。

    1954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战国古墓中发掘出一支毛笔,笔杆是竹制的,直径0。4厘米,长18。5厘米,笔杆的一头劈成数瓣,夹上兔毛,用细丝线缠紧,外面涂漆液加固。到了秦代,笔的作法有所改进。制笔者将笔杆的一端凿空成小窝,将笔毛粘在窝内。这已与现今的毛笔式样一致。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曾出土过这种式样的毛笔。民间传说认为毛笔是秦时大将蒙恬发明的,其实,蒙恬只不过对毛笔的制作有所改进而已。经他改进的毛笔用柘木为笔杆,用鹿毛和羊毛做笔毫,这样能做到写字时刚柔相济,便于书写,实为一大进步。

    汉代官员为了奏事方便,常把毛管簪在发醫或冠上,以备随时取用,所以笔的另一端作尖形,这种形状的笔叫簪笔。解放后,在山东沂南发掘的一座东汉时期画像石墓上,刻有祭祀图,图上持笏的祭祀人,冠上都簪着一支笔。

    魏晋时期的笔杆较短,这是由于那时簪笔的制度已不存在的缘故。当时有一个名叫韦仲将的书法家已经被公认是制笔专家了。著名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把韦仲将的制笔经验记录了下来,这使得我们能够对当时的制笔工艺有所了解。

    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实行,文化教育事业更加普及,社会的需求量大增。这时毛笔的制造,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唐代,宣州(今安徽宣城)成了全国的制笔中心。宣州制笔,又以紫毫笔(即兔毫笔)最为出名,其制作紫毫笔的技艺高超,在当时已经称冠全国。这种紫毫笔价格昂贵,每年都要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一般文人很难得到。大诗人白居易、韩愈、薛涛等都有诗盛赞这种笔。唐代制笔中心宣州还出了——批制笔的名匠,其中以陈氏和诸葛氏最为著名。传说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曾向陈氏求笔,也只得到了两支,表明陈氏制造的笔十分难得。当时一支普通毛笔的售价仅三个钱,而诸葛氏制造的毛笔售价却高达十金。

    宋朝制笔继承了宣州制法,而且名工辈出,尤以诸葛氏世代相传,技艺愈发精湛。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都曾经撰写诗文歌颂诸葛氏制作的笔。其中,苏轼还用诸葛氏制作的笔应试,“终试不败”。

    到了元代,由于连年战争,笔工南移,制笔中心由宣城转移到浙江湖州地区,湖州制笔业从此得到发展,直到明、清两代,湖笔制作水平都居全国首位,有“湖笔甲天下”的美誉。湖笔最大的优点是“尖、齐、圆、健”,人们把这称为湖笔的四德。尖是指笔毫有锋芒,即使饱含了墨汁,笔锋仍是尖形;齐是说把笔头铺开来,内外的毛长短一样;圆是指选毛纯净,经绑扎后,笔头圆浑匀称;健是说笔富于韧性,有弹力。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颊是湖州人,他平日就很喜欢用柔健的湖笔,最后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

    到了明清,毛笔生产就不仅限于宣州、湖州两地,湖南、北京、苏州、杭州等地都成了毛笔的重要产地。

   

    我国墨的发明年代也很久远,仅次于笔。据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看,在商代的陶片和兽骨上就有用墨书写的文字。根据文献记载,先秦乃至汉代的墨都是用天然的石炭如煤炭等制成的,古人称为石墨。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墨释成为“从土、从黑”。不过,这时的墨还没有用模型制成锭,只做成小圆块,因此,不能用手拿着去研,在使用时要用研石在砚中将它磨成粉末,再兑水稀释成墨汁。三国以后,制墨技术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松烟墨和漆烟墨开始盛行,石墨从此被淘汰。所谓松烟和漆烟,就是将松木或漆点燃后,不使之充分燃烧,这样就会产生黑色烟尘,冷却后便成极细的黑粉,可以用来制墨。

    到了晋代,开始用胶来调成墨。用这种掺胶的墨写出字来,富有光泽,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如西晋文学家陆机所写的《平复帖》,流传至今已有1600多年,字迹仍然清晰醒目,就是最好的证明。

    唐代制墨最为精良,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制墨工匠,如祖敏、奚鼎、奚超等。祖敏还被朝廷任命为专管制墨的“墨务官”。“安史之乱”后,奚超为了逃避战火,举家迁至江南的歙州(今皖南歙县一带)定居。这里有茂密的松林,提供了制墨的上好原料。奚超在此重操旧业,并不断改进制墨技术,制出了光泽如漆的好墨。后来受到五代时南唐皇帝李煜的赞赏,不仅封他后代的官,还赐奚氏一家姓李。奚超的儿子李廷理成就更大,他制墨除了以松烟为基本原料外,还加入了珍珠、生漆、龙脑、玉屑等,并且一定要捣足十万杵,令原料变成极细的粉末,以保证质量。据说李廷理制的墨泡在水中,可以三年不坏。当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谚语。唐代许多诗人都对“李墨”有歌颂之辞。

    宋代制墨除了用松烟外,还有人用油烟作为原料。油烟就是用桐油烧制而成。名工张遇还在油烟中加人麝香、金箔等,名为“龙香剂”。这不仅提高了墨的质地,而且使墨的身价倍增,成为了御墨。宋朝全国最大的制墨基地仍为歙州(此时已改名徽州),每年要进贡龙凤墨达千斤。

    明朝的制墨业仍以安徽最雄厚,形成了歙州与休宁两大派系。歙州派的程君房使制墨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在制墨上富有创造性,善于吸取前人的长处而自成一一家,制成的墨不仅质地坚硬,而且容光焕发,掭笔润滑而不涩,写在纸上不会发晕。大书法家董其昌曾对他制的墨大加赞誉。休宁派以汪中山为代表,他制成的墨除了质地优良外,还将各种形状的墨配成一套,上面绘有名山大川、人物、花鸟鱼虫或者名家诗词等,称为“集锦墨”。每套“集锦墨”还有不同的雅称,如紫玉光、天瑞、潇湘八景、耕织图等。

    清代徽州制墨以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和胡开文四家最为著名。四家各有千秋,其中又以胡开文的墨最为人称道。这一时期的墨别开生面地向工艺美术方向发展。主要有“精鉴墨”和“家藏墨”的制作。精鉴墨是专供鉴赏的墨,大都是绘有风景、诗画的成套墨。这类墨质量精良,图案细致,造型优美,装潢考究,集中了多方面的艺术成果,是墨中珍品。家藏墨是为文人学者专门定制的,多用作收藏或送亲友的纪念品。

    到了清末,有人利用制墨的基本技术,创制出液态的墨汁,使书写者摆脱了研墨之苦,大受欢迎。北京琉璃厂文化街上著名的“一得阁”墨店,最早就是由这种制作液态墨汁的作坊发展起来的,从而后来居上,当上了“墨大王”。

   

    纸是文房四宝之一,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般认为纸是东汉和帝时主持宫廷御用器物制造的宦官蔡伦发明的,其实不然。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西北先后四次出土过西汉时期的古纸,这说明早在蔡伦以前就有纸了。只不过蔡伦之前的纸质地粗劣,不能用于书写,蔡伦的功绩在于善于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造出了能够进行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其造纸用树皮、麻头、鱼网、破布为原料,史称“蔡侯纸”

    纸作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完全取代简帛是东晋时期的事。东晋末年,桓玄称帝后曾经下令政府书写文告时一律改用纸,这对纸的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纸的普遍使用,这时期的造纸原料才逐渐增多,有藤皮、草、桔皮、桑皮、麻、竹、荨麻等。史载,王羲之书泻的大名鼎鼎的《兰亭集序》就是用一种叫做“蚕茧纸”的纸书写的。梁武帝萧衍还曾作诗称赞一种用大麻制的纸,诗云:“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可见那时纸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了。

    唐朝是我国造纸业的全盛时期。那时的造纸业遍及全国,有些小州县也办起了造纸作坊。有官办的,有民办的,也有私人自办的。当时纸的品类名目更加繁多,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有详细的介绍。他说:“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韶之竹笺,蒲之白薄、重抄,临州之滑薄。”当时的女诗人薛涛,还自造了深红色的小彩笺,用以书写诗句,献给冶游之士,称为“薛涛笺”。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当时纸的制造在染色、印花等再加工方面也有许多创新。名贵的纸,有的有十几种颜色,有的有山林、人物、鸟兽等花鸟图案。

    唐代造纸业对后世的最大贡献,就是宣纸的制造。宣纸出产于安徽泾县等地,因多集中在附近的宣城销售,故称宣纸。它的制造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制造过程十分复杂,要经过浸泡、灰掩、蒸煮等18道工序,100多项操作要求,一张宣纸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制造完成。因为宣纸具有纤维组织紧密、质地绵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墨韵层次清晰、经久不坏、善于表现墨色的浓淡深浅等优点,所以一问世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有了宣纸,中国的书法才得以表现出绝妙的艺术神采和风韵,同样也使得许多古代书法珍品得以保存至今。据一份调查报告说:唐宋元明各朝书法用绢写者,脆而黑,存者甚少;用宣纸者,历千百年而不变色,光润如故。因此,宣纸独享“纸寿千年”的美名是当之无愧的。

    宋代,随着印刷业的渐兴,发明于晋代适宜印书的竹纸开始大为盛行,竹子已取代麻成为主要的造纸原料。由于竹纸的原料广,所以它的产量很大,为当时的造纸业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明代,造纸业继续发展,特别是笺纸、宣纸制作更精,使用更为普遍。笺纸的制造,已使用施胶、加矾、加蜡、染色、印花、洒金银等加工技术,并发明使用饭板、拱花等繁复的印刷方法,精美异常。明代的造纸品类中,毛边纸尤其受人欢迎。所谓毛边纸,并非纸的边缘是毛的,而是因为明代藏书家毛晋在大规模刻印古书时,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了一种特制的纸来印书,所以称名。毛边纸是选用嫩竹,经石灰处理后捣烂成浆而制成的。这种纸平滑、均匀,吸水性强,具有宣纸的许多优点,价钱非常便宜,所以广为初学书法者的欢迎。

    清代前期,宣纸的制造业仍很兴旺,宣纸产地扩大到整个皖南地区,品种也大为增多,出现了棉料、皮料、净料三大类,单宣、夹宣、三层宣等20多个品种。其中泾县人汪六吉所制的宣纸享誉最高,被人们视为珍品,世称“汪六吉纸”到了清朝末年,上海兴办了造纸局,改用机器制造,纸产量大幅度增长,中国的造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砚是与毛笔、墨配合使用的写画工具。关于最早的砚产生于何时,现在尚无定论。解放后,曾在距今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一套槽白内还残存着研磨过颜料痕迹的磨盘和磨棒,这至少可以视为砚的前身。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古砚是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一方石砚。砚和研石都由鹅卵石稍微加工而成,属战国晚期之物。

    自战国至西汉前期,砚的形制变化不大,多为简单的圆形石饼。西汉中期以后,制砚有了显著的发展。砚的种类增多,有石砚、陶砚、漆砚、瓦砚等。砚的制作工艺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出现了雕刻纹饰。

    魏晋时,由于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瓷砚,多为青瓷砚,砚堂不上釉,以利磨墨,形状多为圆形蹄足。

    唐代是我国砚台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出现了端砚石、歙砚石两种专用石砚材。同时陶砚比较流行,当时已制出著名的澄泥砚。当时的澄泥砚出于山西绛州,它是取汾河里的泥,装人绢袋里,加以淘洗,用澄出来的细泥烧制而成,具有细腻、光润、容易发墨的优点。优质砚材的出现,是制砚工艺的进步。唐代砚台的砚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唐代以前,由于没有高腿桌椅,人们都是跪坐在席上,凭借矮几写字。那时的砚是放在矮几下的,为了便于书写,砚的造型多为圆形或箕形,一头砚足高,一头砚足低,砚面倾斜,便于多聚墨汁掭笔。唐代出现了高腿桌椅,人们可以伏案书写,砚就从几下移置到了桌上,于是无足的平台砚就多了起来。

    宋代是雕砚工艺大发展的时期。宋代的雕砚不仅擅长选用优质石材,而且善于利用石材的纹路构思巧妙的造型。同时,砚上还雕有人物花草或文人题赞,有的人物还呈半浮雕式,更富立体感。可以说,自宋朝开始,砚的工艺鉴赏价值大为提高。宋代砚台的形制以长方形抄手砚为主流。这种砚砚面-头低,一头高,低部挖空,抓取时用手抄砚底便于拿取。这一时期,端、歙砚继续发展,澄泥砚更具成熟,北方还出现了甘肃洮河流域的洮河砚。

    元代石砚中,出现了一种“石暖砚”。这种砚在墨堂下面凿成空膛,膛内可以燃火,加热石砚,以解决冬天墨汁结冰的问题,实在是一一个了不起的发明。

    明代制砚,多用端石、歙石。尤其是端砚,在文人墨客中备受推崇。明砚的雕琢也更加精致细巧,在砚上镌刻名人诗词、题识已成风气。同时,造型式样也日渐丰富。在外装砚匣上追求装潢考究、华丽美观。这时砚的制作,有逐渐脱离实用,走向工艺美术品的趋势。

    清朝由于乾隆皇帝喜爱文房,所以特地在内廷中设立了作坊,专门征召技艺高超的工匠在那里精工制砚。当时除了京城外,在南方的安徽、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也形成了多处制砚中心,出现了一批制砚高手。例如端州匠人黄纯甫及罗赞、罗宝兄弟所刻制的端砚都享誉当时的文坛;苏州顾二娘更是著名的雕砚能手,她继承家法,能因材施艺,随形设计,雕出的砚简单朴素,圆润美观,故宫博物院至今还珍藏着她的佳作“洞天一品砚”。清代制砚,雕刻题材极为广泛,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云龙日月、山川景物、历史典故、人物故事、神话传说、金石碑刻、名人书画等,凡是可以体现的内容在砚上均有创作。当时文人用砚以雅见长,带有文人雅士的书卷气;民间用砚则以质朴为多,注重实用;宫廷用砚则材料考究,做工规整。这使得清代制砚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局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人已称端硯、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为四大名砚,其中前两者更是备受推崇。

    由于清代制砚有着高度的观赏性、陈设性、艺术性,这些特性的汇集形成了砚台的收藏价值,所以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砚台收藏家。如清康熙雍正年间的黄任,曾为端州知县,收藏了许多上好的端砚,他挑出其中最好的十方作为珍品,自号“十砚翁”,题其室为“十砚轩”,是清代端砚收藏名家。一些收藏砚台的文人雅士还对砚台进行品评,或赋诗抒怀,或著书立说,出现了不少专论砚台的佳作。如朱作坨的《说砚》,陈恭尹的《端溪砚考跋》,潘稼堂的《端砚石赋》,赵希辉的《古砚辨》等不下百余篇。可见清代对砚台这一文房用具艺术价值的重视。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