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优雅的书法墨客学习的好平台
雅墨客网
书画 > 书法知识 > 钢笔 > >钢笔楷书是钢笔书法的基础

钢笔楷书是钢笔书法的基础

分类:钢笔 书画家: 小学生书法

钢笔楷书是钢笔书法的基础

在漫长的书法艺术长河里,在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中,槽书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形体方正,结构匀称,横平竖直,稳实规矩,方圆并见,是典型的方块字型.从实用的方面看,较之它以前的秦篆、汉隶,槽书书写方便,也容易辨认。从观赏的角度来说,楷书也显得规整端庄,雅俗共赏.在古人看来,它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书体,是书写的法式和楷模,于是便称之为“楷书”,同时也尊之为“真书”和“正书"。

楷书从隶书演化而来。隶书本来是由一些职位低下的更役为了书写的方便而将篆书改体演化而成,但是那“蚕头雁尾”的波磔写起来仍然相当费事,难于应对“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交飞”(后汉赵壹《非草书》)的形势。因此,在隶书之后,槽书之前,又"故为隶草,趋急速耳",引起了一个规模较小的书写变革- -- 隶草.这种“隶草"是汉字结构方面的一种简化, 自然比隶书写得快些,但不易辨认,实用性较差。因而,由隶书、隶草又继续酝酿着一种新的汉字结构的简化:取消波磔,发展钩撇,横平竖直,让笔画由不好写到好写,使汉字从不好认到好认,于是就产生了楷书。

钢笔楷书是钢笔书法的基础

楷书萌芽于汉末,到三国时渐趋成熟。魏朝大臣钟繇自幼向工于篆隶的曹喜、长于行书的刘德升学书,成年后又潜心研究蔡邕的笔法,“学书不辍,昼夜无间”,为自己构筑了书法方面的坚实基础。后来,他从东汉以来民间流行的隶书中,把那些有悖于隶书规矩、方正平直、便于书写的成分记录下来,参考了秦篆以及隶草中的圆转笔画和其他有效成分,最后用横平竖直替代了隶书的“蚕头雁尾”。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经过他的一番刻苦钻研、苦心经营,终于形成了一种便于书写、普及、流行的楷书书体,开辟了一条变隶为楷的宝贵途径。在这个千古不朽的文字革命中,钟繇凭着他在书法上的大胆革新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晋朝是楷书流行的鼎盛时期。钟繇一派的书法风格,经后来的书圣王羲之以及他们一派的继承和发扬,自 魏至晋,风行一时,在书坛上占据着牢固的统治地位。到了南北朝时代,楷书已经大大向前发展,日臻成熟了。

唐代是书法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自太宗皇帝李世民开始,高宗、睿宗、玄宗、肃宗、宣宗以及窦后、武后等后来的最高统治者都爱好书法,这就使书法成为一种热门艺术,人们趋之若鹜,名家层出不穷,书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楷书也就在唐代成熟和定型了。一 直到今天,我们仍以唐代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的楷书字帖作为我们学习楷书的典范。

楷书不仅美观、耐看,而且以它的易写、易认等实用性著称于世。相比较而言,篆书难写难认,笔画过于繁杂;隶书笔画虽然清楚,然而又过于古板,写起来很是费事;草书书写虽然简便,但灵活性太大,较难掌握,也不易辨认和普及。楷书却是撷取了隶书和草书之所长、摈弃了隶书和草书之所短的一种新的书体,所以,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它就以“正规书体"的地位统治书坛,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事实上,在书写实践中,楷书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历代留存下来或是近年出土的古代石刻中,绝大部分的书体都是楷书。名家法帖、甚至作为我们当今书法普及教育使用的临习字帖(如唐朝四大书家的楷书字帖),相当大的部分也是楷书。认字自楷书始,学书自楷书始,实用也以楷书为宗。有鉴于此,谁能说楷书不重要呢?

其实,“学书自楷书始”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古代书家早就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张敬玄说:“初学者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若不先学真书,便学纵体为宗主,后却学正体,难成矣。

蔡君谟说:“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楷正。

黄希先说:“学书先务正楷,端正匀停,因后破体。”

苏东坡说:“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他还作了个形象的比喻:“真如立,行如行,草如奔。”一“ 立”是一个人行走和奔跑的基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不少人写不好字的原因,正是由于打不好楷书基础的缘故。不但毛笔书法如此,钢笔书法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在用笔上,楷书笔法是其他书体笔法的基础。古语有“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之说,这虽然是针对毛笔书法而言,但钢笔书法对此也不无借鉴价值。汉字由一笔笔的点画构成,这些点画写得怎样,与整个字是否美观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像人一样,一个人的五官、四肢、躯干是决定其外表美的基础。自魏晋以来,楷书被当作正统书体,楷书的笔画也便自然地被视为正宗点画而被后世代代承袭,尊为法式(例如“永字八法")。我们观看古今书家的优秀作品,尽管它们千姿百态,风格各异,但这些书法家的用笔规矩,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法则。这些笔画的规矩、法则有的是正宗的楷书笔法,有的则是从楷书笔法演化而来,但同时都体现出楷法笔画的基础。

在结体上,楷书的结体也是其他书体结体的基础。汉字结构有它自身的美学法则,违背这些法则便破坏了汉字的结构美。前人在这一方面有过许多宝贵经验。欧阳询认为,字形结构必须“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八法》),要求“四满方正"(《书三十六法》);王羲之则崇尚“平正安稳"(《书论》);他们讲的是一种字形结构平衡对称的法则。如写“木”字,一撇捺就应该从粗细、长短、 角度、高低等方面去考虑其对称;而“土”字的竖画为中轴线,将两笔横画断为左右两半,这两半也应该考虑它们在长短、粗细、轻重、高低等方面的平衡。王羲之还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题笔阵图后》)孙过庭也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书谱》)这里说的又是一种字形结构矛盾的多样统一法则。如四点底,四个点的大小、方向、起伏、向背就不一样,但它们又团结一致地、稳妥地共同承托住字的上部;“母”字的结构虽然倾斜,但字的重心仍然很稳定。再如张怀瓘曾说,字形结构要“抑左升右”、“举左低右”、“促左展右”、“实左虚右”(《玉堂禁经》);蔡邕说字形结构要“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九势》);他们说的则是一种字形结构对比照应的法则。如“鸣”、 “即”、“宁”、“尘”等字就体现了这种对比照应的结构法则。前人的这些论述,都是立足于楷书来说的。著名的欧阳询《楷书结体三十六法》明代李淳进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代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讲的都是楷书结构法。不掌握这些字形结构的美学法则,不但写不好楷书,而且也写不好其他书体,这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学习钢笔书法应该从学习槽书开始,打好楷书的基础,过好楷书这一关。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