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墨客网---优雅的书法墨客学习的好平台
雅墨客网
书画 > 书法知识 > >先秦 秦代代表作家作品

先秦 秦代代表作家作品

分类:书法知识 书画家: 历代书法

先秦、秦代作品

甲骨文

是第一时期最有代表性也最为完整的甲骨文。从书风上看,笔意相当雄伟豪放,痛快爽朗,笔法精熟巧妙。每一笔画细粗不一,即便在一笔之中,也暗分轻重,再加上是往下刻的,立体感非常强。尤其左边这一部分(第五段),线条的变化更为丰富,气势更为奔放,骨力强劲,甚为大气。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各种转折,既有折法又有圆转法。折法虽是直线相连,但焊接得恰到好处,同时又分重轻阴阳,甚有意味,如“曰”、“贞”等字。圆转法则刀法流畅,轻重粗细随意而变,似有写出来的意趣,如“旬”等字。这些不仅对书法,对篆刻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大盂鼎

也称《全盂鼎》,铭文19行292字。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因鼎为南公之孙盂所作,故也简称《盂鼎》,是著名的珍贵史料铭辞。

《大盂鼎》铭文字迹较大,字体庄严凝重,古朴浑厚,将书写得酣畅淋漓的气韵与铸和捶拓所造成的古朴雄浑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是西周金文的代表作之一。此作结字完美,不管是连接、避让、错落、平衡、疏密、轻重、俯仰、曲直、险夷等,都称得上是恰到好处、无懈可击。笔力的雄强、线条的苍劲也可圈可点。用笔极富变化,下笔有的简捷果断,有的精心修饰,起止处或圆或尖,变化莫测。

西周大篆金文大都气势磅礴、意态自如,无所顾忌地穿插与自然而然.的粗细交叠,形成了其恢宏的格局。《大盂鼎》 那洋洋洒洒的丰富造型,数千载之后仍给读者的心扉以强烈震撼。

散氏盘

又称《矢人盘》,简称《散盘》。陕西风翔出土,后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铭文19行305字,记矢人将田地移付散邑所订的契约。与《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 并称“金文四宝”。

散氏盘.jpg

《散氏盘》铭文风格奇绝古朴。从用笔上看,此铭文字首尾圆润,中截饱满而又有少许波动,在平和稳健中带有一种动感。看似有气无力,无意于工,但内藏一种至柔的韧劲,也是书法用笔中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然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此铭的结构,字形扁圆,体势欹侧。每一个字就像随意堆积成的一样,天真活泼,生气盎然。或左疏右紧;或左紧右疏;或中疏外密,呈相向体势;或整字皆密;或右倾,意如下行;或仰左,意如倚靠。左右两部分,大部分是左高右低,呈俯仰向背之势;而上下两部分无一字齐整, 动感强而意态足。从章法上看,因字的结构上的特点,时疏时密,所留的空间无一处雷同。疏放中不乏精到之处,古拙中又有老辣之笔,似散还合,体格高古,浑然天成,可以说是金文中难得的神品。

《虢季子白盘》

又名《虢季子盘》、《虢季氏子白盘》 等,简称《白盘》,是西周金文中最具章法特色的大篆作品。此盘于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宝鸡虢川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盘铭8行,共110字。

此铭在金文书迹中知名度、地位非常之高,学术界、书法界将它和《大盂鼎》、《毛公鼎》 、《散氏盘》 并称“金文四宝”,足见其艺术水平和魅力。其铭文字比较大,体势隽美,结构谨严匀称,用笔娴熟而洒脱,具有很强的韵律感,书法美感也比较突出。其章法布局和同时期及其早期金文相比,特色也很鲜明,虽也是竖行横列,均匀整齐,但行列之间的距离空间却非常宽阔(几乎近一个字的距离),疏朗空灵,称得上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气度。

《毛公鼎》

《毛公鼎》为宣王时的著名重器,因制器者为毛国的毛公盾而得名。于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县出土,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此鼎铸有铭文32行,共497字,是至今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字数最多的巨制。记载的是天下四方动乱时,王命毛公盾先祖与周王君臣协力治理国家,他本人恪尽职守,得天子赏赐而作此器的由来。

《毛公鼎》书法以流逸秀美著称。笔力沉雄,逸韵悠远,器宇轩昂。用笔兼备方圆,刚柔相济,起止收藏,回曲婉蜓。结体呈长纵形,大小相当,内部紧凑,点画之间追求均衡,布白依器形施势,有行无列。民国时的李瑞清十分推崇《毛公鼎》:“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郭沫若也赞美《毛公鼎》铭文:“铭全体气势颇为宏大,泱泱然存宗周宗王之风烈,此宣王之时代为宜。”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又称《封泰山碑》,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 年),四面环刻,共22行,222字,现仅存9字,保存于山东岱庙。

《泰山刻石》被视为小篆字体的高度规范,再加字画工整,笔法道劲婉通,被后人认为“小篆极则”,称其为“天下第一碑”,与《琅琊台刻石》被尊为泰篆正宗。历代对其书法评价颇高。《书断》称:“斯虽草创,遂造其极矣。”

《泰山刻石》书法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用笔精美,骨力均衡,风格平稳,含蓄却又不失宏大的气魄。其次是其结体整齐划一,力求平整对称,横密纵疏,端庄雄伟,隐隐然又有秀丽之气。从书体上看,比以前的甲金文乃至《石鼓文》更为简练、规范化。

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又称《峄山碑》,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 年)东巡山东峄县境内峄山之时。书体小篆,传为秦相李斯所书。后被魏太武帝推倒,并焚于火。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于长安重新摹刻,世称长安本。《长安本》摹刻石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

《峄山刻石》字体瘦劲圆润,人称“铁线篆之祖”,唐李阳冰即得力于此而创立铁线篆书。它玉箸垂拱般的笔画走向和等距离切割的章法布局,体现出小篆艺术功用的有限性。变化虽然匮乏,却也成就其独特的理性空间,也同样因为其单调,即限定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导向作用。与同时代的其他刻石相比,《峄山刻石》 的不同之处在于,书体属严谨至极、法度森严且情感高度浓缩的玉筋篆。

展开全部内容